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 浏览次数:

篇一: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有一些感想,总体感觉是一部具有真实写照的电影,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记忆、青春觉悟的真实状态。

这在这部影片里,姜文和王朔其实并不是在这个片子中讲述文革,而是在讲述文革期间的他们自己的青春和爱情,《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片名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没有谁会认为那个特定的年代真的会有一段阳光灿烂的时光,电影开头就需要我们仰视的伟大领袖雕像也好像在用他的巨手指点我们,因为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管教,没有老师的约束,即使是文革也 只是一段让他们尽情玩耍闯祸的日子,这种无止境的自由在孩子们看来是最阳光灿烂的生活。与此相呼应的是,在电影的结尾,电影胶片的颜色由彩色变成了黑白的,也许姜文认为文革的那段日子应该是马晓军人生中最多姿多彩的时光,跟那段最肆意的生活相比,现在的他纵然开着卡迪拉克也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灿烂的色彩。

在影片当中从马小军遇到米兰,确切的是看到米兰的彩色照片,马晓军有了生命中对异性的第一个灿烂的发现。一直到80年代初彩色照片都还是刚刚出现的奢侈品,所以随着对米兰神秘感的逐渐消失,她的照片也在马晓军眼中失去了初见时的光彩,变成了原有的黑白色。马晓军也从同伴那里听说了米兰的事,但是对米兰的好感使他根本没有去理会那些传闻,然而米兰与刘亿苦关系的暧昧等事情,最终使得马晓军对她的不屑与厌恶。

在最后被踢下游泳池的镜头中,在水中的无助同时也象征了他的被孤立,但是镜头中表露出来的些许沉沦与疏离好像又在表达他的一种玩味感,也许是在呼应影片结局志得意满的马晓军开着名车细数儿时伙伴的落魄时的那种成就感。

篇二:《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君远1001 0401100301 蔡葳丰

现在越来越庆幸自己选了“青春期电影赏析”这门公选课,它不像其他课程,这门课程带我给我的是心灵上的震撼以及精神上对青春的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现在都在想,如果我不选这门课程,这些电影或许我就没有机会认认真真的去欣赏了,也不会对自己的青春进行任何有价值的思考。

在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它是用一种叙述回忆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的,那些少年,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给人一种极为真实的感觉,仿佛我们在欣赏属于自己的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看了之后让人印象深刻,回味不断。

我没有生活在他们那个年代,我也不想去考虑他们那个年代所谓的时代背景,我只是知道从这部影片中我看到那些自由,无拘无束,无所事事的快乐的少年时代,有无知,有冲动,有幼稚,有爱情,有失败,更重要的是有成长。电影画面里充足的光线给人一种温暖和怀念,我一直记得马小军说的那句“记忆里,那年夏天伴随着烧荒草的味道。”说真的,我并不明白烧荒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味道,但是或许每个人回忆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有不同的一种味道。

电影里也充满着讽刺和自嘲的意思,然后让我觉得原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性总会带点世俗,然而这才是最最真实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因为无聊而随意撬锁进出别人家;看到米兰穿着游泳衣的照片后开始对爱情的萌芽;被警察抓,哭着求情,然后放回去之后对着镜子自说自话那份虚荣的心情;追求米兰时把自己的形象鲜明夸大的那份虚荣;为了在米兰面前表现自己而爬上高高的烟囱;看到米兰跟刘思甜很亲密的样子心里不爽、妒忌的那种心情;那段记忆混乱过生日时勇敢地去打刘思甜的幻想;还有最后跑去试图强*暴米兰时的那种冲动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中最珍贵的最让人觉深刻的地方,它对青春困惑期有着极为真实的描绘,只是一个人简单成长的青春梦,却以这样的真实而震撼人心。

影片中还极力地讽刺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为人师表的历史的老师在讲台上却是那么飞扬跋扈和滑稽委琐;着装整齐的朝鲜国大使竟然是装扮的的骗子;开着军车打架斗殴的流氓们集体喝酒庆祝的地方竟是挂着领袖毛泽东像的共产主义大饭店;流氓的头头最终让年轻的流氓所杀害;威风八面的老将军和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坐在集体的最前列与大众看**电影却还以道貌岸然的名目这些都带着极大的讽刺意味,但让人又觉是那么的真实。

马小军与米兰这段温暖、暧昧、甜美却最终苦涩的回忆让讲故事的人总是不由自主的把事实与幻觉搅到一起。“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实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的头脑混乱,真伪难辨。”“我现在怀疑跟米兰第一次相识就是伪造的,其实我根本就没再马路上遇到过她。我和米兰根本就不熟,米兰是照片上那个女孩吗?还有刘北蓓,怎么突然就消失了呢,或许她们俩原本就是同一个人。我以真诚的愿望开始讲述的故事经过巨大坚忍不拔的努力却变成了谎言。”

曾经的期许像一个泡沫,虽然五彩斑斓,却终究幻化了。姜文的记忆终结于一个富含隐喻的场景,马斯卡尼的音乐声中,马小军想从水中爬到岸上,水中挣扎的他,得到的是众人的俯视和脚踩,一次次的徒劳的努力让他最终放弃了,如死尸一般随波逐流。

到故事最后,是带点悲凉的感伤,马小军被集体孤立。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他在水中漂浮的情景,似乎能感觉到他的那种孤独。就像电影里说的,后来大家都没了音讯,这样的故事似乎总能给人一种苍凉感,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散场的青春。然后让我想起朴树的《那些花儿》和许飞的《那年夏天》。对于那些过去,那些一起长大的朋友,在时间消逝后,物是人非或是物非人非都是一种极大的悲哀,但是我们又没有办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但是又

不管怎样,记忆总会让人带点意犹未尽的意思,尤其是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回忆结束了,回到现实了。颜色却从流彩的黄色变成了黑白。承载着记忆的黄色让人温暖感慨,正在行进的现实反而冰冷低调。那个依旧骑着扫把的傻子在最后的出现中发出了时代的强音:“傻b!”他是在嘲笑他那群开着凯迪拉克,功成名就却早已埋葬理想的朋友吗?!心有戚戚焉,不过也许理想还在,只是被我们一不小心弄丢了。我们需要沿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把那些遗落的理想找回来。一切都没那么难,只要自己漫步徐行,冰冷的黑白生活总会被阳光灿烂的日子所取代!

这是一部让人肝肠寸断的电影,让我为米兰哭泣,相对于马猴,她内心承受了更多。 阳光灿烂的日子见证了青春的躁动和叛逆,见证了青春的蜕变与成长。但灿烂的阳光下却透着丝丝的凉意,直透心底,我们的青春似乎注定无处安放,那曾经为之热血追逐的理想早已在心底埋葬。

整部电影,带给我的除了对心灵的震撼,以及我对青春的思考,我想,更重要的就是做好我目前能做的每一件事情,走好青春的每一步。

蔡葳丰

2012.10.27

篇三: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似火年华

——观《阳光灿烂的日子》有感

当六十年代一天的第一缕光穿过天安门前红旗的顶端,越过毛主席向人民挥手的雕像,照耀在普通的军区大院内,对于十六七这么些年华的青少年们,不仅是疯狂找乐的一天的开始,而且似火焰般地将他们的青春燃烧——什么时候成了一坨坨的灰烬,什么时候就用光了时间,开始作为成年人的奋斗。

阳光灿烂是老一辈人许给新生代的愿景,也是不羁的青年挥霍时间的动力。也许,没有人真的认为在那个文革年代这样的一段时光可以称为阳光灿烂的日子,可就像毛主席那尊雕像象征的——“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你们的”。对于马小军来说,这段充斥着烟酒、打架、对异性的好奇、撬锁有没有止境的自由捍卫的时期是他一生中最五彩斑斓的时光,尽管在成年后有了一辆豪华的凯迪拉克,但那也只是虚无的、黑白的。

一、文革而已

整部电影的大背景是红色激烈的文革,但是对于影片中的角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文革不是导演、编剧要强调的对象,但却是一个因素让军区大院的这些孩子可以在大城市中“放养”。

所以,在孩子们特有的主观视角看来,社会性并不重,但却对他们的个人追求、崇拜和理想产生了很大作用。反正到了一定年龄,所有的同龄人要么“上山下乡”、插农户,未来有保障,只需要等待时间流逝而到来的机会即可,他们的热情只能朝着原始人性、无拘无束的方向走去。没有、没有家长,完全依靠自我意识的一种青春期的成长,就这么懵懵懂懂地跨入了真实的世界、步入了成人的社会。

为了展现马小军丰富而完整的内心世界,姜文赋予了观众主观、回忆的视角,并不是客观、真实的叙述——因为如今陌生的现代化城市北京已经不能够唤起成年后的马小军青春的记忆,更不能教他分辨臆想与现实。

二、讽刺与幽默的交集

这部电影是姜文的处女作,当然也把姜文电影的特点表现地淋漓尽致。他以自己惯用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特点或者情节的基调,每一处细节都把握得真实。威风八面的老将军和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坐在集体的最前列与大众“集体偷看”黄色电影却又冠以道貌岸然的名目;为人师表的老师在神圣的讲台上却是那么的飞扬跋扈和滑稽委琐;着装齐整的某国大使竟然是用破烂装扮的骗子;称是人民的好公仆的公安局表现出一副恶霸凶神恶煞的模样。

而马小军励志要为守卫这样一个世界而奋斗,他热切期盼着中苏开战,那样他就可以成为一名世界瞩目的战士。被这样灌输美好前程的孩子不是一个,当然他随后也意识到人们以这样的美好未来强迫年轻人好好读书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到社会上去闹事。

因为这样的叙述方式,使荒诞的故事不至于显得那么真实,仍保有普通人对过去回忆的那份美好纯真的念想。

三、成长路上的板砖

对于所有青少年,在成长的路上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来自异性和荷尔蒙的挑战,被我称为“成长路上的板砖”。这一块板砖是逃不掉的,解决它的方法有千种万种,可以欣然接受称为受大人攻击的“早恋对象”,可以默默忍受直到社会允许的年龄,或者也可以伴随马小军成长的步伐从认知、欣赏到看透、鄙夷地认识了人类的原始冲动——欲望。

王朔在《动物凶猛》中解释说,无拘无束的环境使对异性的迷恋可以像野草般疯长,但是这

种浪漫的情感最终会被无法控制的兽欲所吞噬。所以,这也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一个主题,引发了若隐若现的开始,推进了成长的坎坷过程,结束于不痛不痒的小集团瓦解。

在以刘忆苦为首的小集体中,存在两个女人。一个是余北蓓,一个是米兰。在王朔的文字里,余北蓓是狐狸精,米兰是交际花;而在电影中,余北蓓和米兰都成为了这个小集体心理的幻想对象,余北蓓是随性、不正经的,但米兰是神秘而高贵的。当余北蓓在其他伙伴的笑声中强吻马小军时,这部电影第一次对身体欲望进行了讽刺和摧毁。亲吻最后竟然成为了一个集体性的强迫游戏,面红耳赤的马小军意识到这一点后也是默默无言以对。当这种所谓尴尬、私密的事情或行为公之于一个小团体之间,仿佛有某种关系将他们越绑越紧,也像一个咒语就这样认定了同伴。余北蓓就像一个毫无神秘、毫不美丽的单调的异性对象。那么,马猴很合己意的米兰就出场了。

米兰的出场令这个小团体煞费苦心,因此留下了一个高贵、神秘、矜持的空白。马猴对米兰的态度前前后后转变是极大的:从一开始高贵美丽的暗恋对象,到不敢看臆想中米兰无意暴露出的身体,再到踹向穿着暴露泳衣的米兰的丰腴的屁股,到最后压抑不住内心的欲望去强暴米兰。这一过程是马猴对异性美好幻想的建立到毁灭的全过程。这一变化从马小军主观的镜头视角来看,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次看见米兰的照片,明媚彩色的笑容,红色的泳衣,这是成年马小军的记忆混乱;后来,对自己内心中高贵的暗恋对象失望过后,看见米兰照片本是黑白色且一脸愁容;游泳池边通过强迫的角度可以看到米兰笨重的行动,以及纠葛不断的前男友彪哥。所以,象征异性朦胧美好的故事,一下子被窥秘地透彻无比,才发现异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此刻无论是静谧的暧昧,亦或是肮脏的欲望都远远离他而去。

也许影片想要表达的便是那原始欲望的倾诉,就是那么简单、直接。有一幕情景是马猴打开了人生的第一把锁去窥探大人的秘密时,发现了一只避孕套却误认为气球。它那么直接、又无所谓地在天空中荡来荡去,似乎拥有无止境的自由。然而,它又是那么得无意义,因为一个小眼儿,造就了一个神圣新生命的降生。

四、冒着集体的名号

在整部电影中,集体的力量、推动力不容忽视。其中,有年轻人的集体,有国家正儿巴经的集体,有一个个小家庭的集体矛盾、吵闹和统治、服从充斥着团体的空间。

刘忆苦在他的团体中有领袖的特殊地位,可以随便命令其他孩子去做任何琐事,撑头打群架,领头和彪子对峙——尽管没有像这一带的混混头子被几个十五六岁想取代他的孩子刺死,但结果仍然成了生理残废。马小军对他的尊敬和敬畏是根深蒂固的,但不排除内心犯上的叛逆,就是在想象刺向这位领袖。由此,也可看出后期这个团体的土崩瓦解、互相的隔膜,早已在心中深深埋下,造成了毛猴最后的孤立;等到分散的时间一到,便杳无音讯。

家是什么呢?可以像马猴父亲一样不要升迁的机会去创造它,可以像马猴母亲一样不要教师的工作去追求它,那这个温暖的小集体形成之后呢?父亲开始不回家并试图寻找新的契机,母亲开始百般牢骚怒气非常——昏暗的光线,阴暗的角落,离散的心,落寞的人。一个集体就这样一下子空虚了。

有时候,集体是空虚的,就像那个时代,人心勉强挤在一起,可是仍旧各有各的心思,等到离散的时机,马上就瓦解了。

五、傻子的真实

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傻子路路这个角色的出现对这部电影来了一句直白的。其实,路路才是整个记忆中最清晰、最真实的部分,也是所有人内心的影子。

路路是个低能儿,台词总共才三句、七个字,可是几乎无处不在。他终日在军区大院门口傻笑,呆滞可爱,常常骑在一根长棍子上高叫,与马猴这群孩子关系密切,但并没有表现直接的关系。马猴等人曾经为了路路受欺侮而去打群架,所以他们早已经把路路当作这个团体的一员,早

就存在对路路的强烈的认同感。然而,路路,这个低能儿实际上就是马猴等人的抽象,实际上是整个回忆中唯一的客观、真实的人物。建国初期傻子路路就和战士站在军队大院门口傻笑高呼“欧巴、古伦木”;几十年过去,他穿着西装、骑着木棍在北京现代化的立交桥上不屑地对车上的马猴等人大骂“傻子”。仿佛就是这部作品的创作者对马猴这一代人几十年前疯狂的青春热情的铁铮铮的讽刺与蔑视。

那时年少的他们如何不是傻子?生活在一无所有的世界里,总缺失一股必要的安全感。没有学校,没有父母的依靠,没有能力,没有勇气,也许这会跟着他们一辈子;但是当路路对豪车里的他们骂了一句“傻子”,一切都释然了,一切都瞬间失去了意义,只有那爽朗的洒脱,仿佛是马猴他们出去晃荡了一圈,沾了点成熟和沧桑,又笑声一路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