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分析 之 老牛家的战争 案例
老牛家的战争
案例:
老牛是一60多岁的退休老人,老伴儿刚去世不 久,老人自己有两处房产,价值200多万,还有一部分存款。 有两儿一女,大儿是一水管工,二儿子研究生毕业,女儿在 农村。老牛本人比较乐观,闲着没事喜欢去公园遛弯。老人 的晚年生活本应很舒服,但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不太老的老人 满怀悲伤自愿去敬老院?据了解,大儿子骗走了老人的存款, 而且又私自修改了房屋所有权人;二儿子用卖老宅的钱购置 了自己的结婚住房。结果,两个儿子都不想赡养老人。由于 女儿自小就送人了,老牛不愿去女儿家养老,万般无奈之下 只好选择去敬老院生活。原来积极乐观的老牛一下子老了好 多岁。邻里只好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与帮助。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邻里的介绍后了解了相关情况, 并积极与老牛的儿子女儿取得了联系。两个儿子表示父亲是 自愿入住敬老院的,做儿女的应该尊敬老人的选择,丝毫没 有找自己的原因。女儿则是很伤心,说都是两个兄弟的错, 逼着父亲不得不去敬老院,还说父亲不愿去自己那住,自己 也很没办法。还说父亲身体很健康,根本不需要家人照顾, 两个兄弟都容不下父亲,母亲又刚去世不久,自己对两个兄 弟很失望。女儿还很希望父亲能去自己那养老。
建立关系 ? 工作者在了解了牛大爷的相关个人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后, 在充分注意社会工作的尊重、接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 同理心与牛大爷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关系。牛大爷对工作者倾诉了自己心里的苦闷。老人表示, 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养了两个不孝的儿子;老伴去世后, 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女儿虽然愿意养自己,但自己 很愧对女儿,女儿自小就送了人,现如今在农村,生活也 很苦,自己不能拖累女儿;有儿子,却去女儿家养老,让 邻里笑话。工作者表示很理解老人的想法,并承诺一定尽 自己所能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诊断与评估 ?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牛大爷的问题在于: 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 会地位的下降;老伴的去世,又造成了老人家庭角色的部 分丧失,给老人带来了很大冲击;两个儿子的不孝顺,又 致使老人的心理更加脆弱;加之由于生理的老化,老人怕 疾病缠身,不愿给女儿带去负担,又有愧对女儿的心理存 在,致使老人宁愿去敬老院。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老人的活 动,使老人的心理受到了伤害,造成了老人巨大的心理落 差,使老人产生了悲观失望的心理。
1.老人希望自己能重回社会,希望能给自己一个工作,哪怕 没有工资也行;老人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孝顺一点使自 己不至于去敬老院生活。
2.工作者认识到解决老人问题的核心在于消除老人对敬老院 的错误认识,重塑老人对靠女儿养老这件事的看法,改善 老人与儿女的关系。
3.找寻合适的机会,使案主和儿子进行沟通。运用“回忆 ”的治疗方式,让案主和儿子一起回顾过去的风风雨雨,一 起回顾过去所经历的事情,使儿子意识到案主养儿的不易, 从而激起两个儿子的良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 一件丢人的事,改变案主的过时思想,并让案主与女儿进行 沟通,缓解案主的思想压力
5.工作者可以通过家庭工作,团体工作等方法,帮助家庭成 员了解案主在老年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特征,帮助家庭成员 更好的为案主提供精神照顾,并且要强调案主入住后家庭成 员继续定期探望和支持案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家庭成员一 起参与案主个人照顾计划的制定让案主意识到家人并不是不 关心自己。
6.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沟通,使案主能够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状 况,在心中对子女制定一个“孝”的标准,并且使这个标准 宜低不宜高,使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做到,使案主得到心理满 足。
制定服务计划 ?
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分析,制定了服务计划: ?
1.通过支持性技巧的运用,介绍敬老院以及入住的其他人 的情况,来改变案主对敬老院的传统认知,不要认为入住 的老人都是孤寡老人或者是被子女抛弃的老人。同时运用 间接治疗方式做配合,组织其他老人为案主介绍敬老院以 及自身的情况。让案主意识到敬老院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 庭。 ?
2.因为案主在敬老院还算是比较年轻,可以和院方联系, 在敬老院给老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以便案主发挥自己 的潜力,发挥其残存的能力,得以缓和案主内在和外在的 压力。 执行计划与评估 ?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案主精神风貌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不仅身体更加硬朗,而且又变得乐观开朗。因案主经常帮 助其他老人,在敬老院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且案主 和子女的关系也日渐好转,子女也经常定期来看案主。 ?
工作者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案主和子女的一致好评。 ?
案主的生活步入正轨,工作者的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结案由于案主已经可以不依靠工作者而达到独立、自助的 状况,因此工作者和案主共同决定逐渐的进入到结案阶段, 并承诺结案后仍然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进服务,以此确认案 主确实已达到原有的目标。
篇二:观后感
关于读后感
1、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不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而坚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富贵,妻子家珍。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富贵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
俗话说:“有果必有因”。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在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不是他的父亲和妻子不关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国民党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来给她作个分析吧。影片中描绘她的部分没有富贵多,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 —— 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怪只怪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这个故事说到这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剧情仍未结束。也许导演还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环境不断在变,人也随着不断地变。但是不论如何,不论发生什么事,活着的人还得活着,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尝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
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其实春生不会开车,却自以为是,结果。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 作为编剧,导演,为什么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呢?是否想通过加深富贵和家珍的痛苦,来表现他们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们还想提醒人们,做事时不要不懂了装懂,否则酿成悲剧再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了。有庆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由老天爷安排的,我觉得是由当时迂腐的社会观念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 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种情节真令人悲哀愤怒。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我原以为富贵和家珍会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可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活着!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坚强与勇气打动。
《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富贵和家珍夫妇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就
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人只有一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2、“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福贵站在门外,拉着一脸落魄失魂的春生说出这句话。六年后,重看《活着》,多了份郑重的苍老,增添了许多沉重的思考。《活着》无疑是张艺谋最好的一部作品,这其中大部分功劳有人认为要归功于余华,但其实电影和小说有许多的不同,尤其是结局,电影最后是一家团圆,而小说最后却只留了福贵一个人活了下来,其他所有人都死光了。小说更残酷,而电影在这一点略显的给予了人些许的希望。
《活着》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历史的机会,大炼钢,大跃进,大批判,文革,历史是个死物,它不会说话,但你只要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得到,自然也就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往往也只有历史,才是最具有力量的,因为它真实的,你就算闭上眼睛,也逃不脱这个存在。用我党的话说,时代在进步,经济在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在飞涨,国家力量在几何级暴涨,可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电影,因为我们已经在繁华的物质生活中忘却了自己的尊严。王小波说,“中国历史几千年,没有几个人有过自己的个人尊严。。。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不代表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只算是一块肉”。。《活着》里的福贵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肉,他放弃所有的尊严,低三下四,低声下气,一而再,再而三的苟喘偷生,福贵分不清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在做什么,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走资派,什么是尊严,他都不知道,这个人,就只求生存。在中国,每个人都在喊着过幸福生活,但却有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在努力着如何生存,和残酷的现实做激烈的斗争,没有尊严的事情做的太多,也渐渐麻木,以至于后来他自己也想不起来初衷却只是想过个安稳日子。“我跟着你,只是想过着安稳日子”家珍一直在电影里重复着这句话,有家,有人,比什么都好,命运的重重磨难并没有让这个家破灭,福贵的家犹如风雨中飘零的浮萍,摇摇欲坠,始终不倒,面对着残酷的现实,福贵与家珍唯默默承受这些无法言喻的痛苦,撕破脸前的自尊,然后再继续生活,这是中国人最可笑也最谆朴的道德品质。一直以为,我们的眼里只看得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再远一些,就已经看不清楚了,连自己都在找寻尊严,更何德何能把别人当人来看呢?都是身体,一具东西罢了。。。
比起小说,电影来,更为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屏幕上,文字里的只是六十年前的历史,不复而返,而现实中,我们生活的年代,依然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这样一幕幕类似富贵放弃尊严,只求生存的惨剧,经济在飞跃,精神在退步,人与人之间更为冷漠,千丝万缕根根离不开金钱利益,屁民依然是屁民,混蛋依然还是那个混蛋,所有的尊严都在国家,民族身上无穷的放大,而另一方面,人民的自尊却在渐渐的磨灭,唯一增加的只有那无力的怜悯以及无望的愤怒,《活着》纪录了历史的真相,屏幕上的中国让现时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陷入到沉重的思考当中,福贵坎坷的一生历历在目,无论小说或是电影,都在重述着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就只是一件物体那样的活着。看完电影之后我不禁问起自己:六十年过去,我们是继续这样活着,还是继续这样的活着,还是去死。。。做为一个屁民,我有的选吗?
3、活着是一种使命
?????????????????????????????????我是在教室和班上同学们一起看《活着》这部电影,可以从同学们的不同反应中看出他们对于这部片子的一些看法。或是笑,或是哭,或是一种不屑,或是一种震撼,我觉得这部电影教给我很多东西。
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但是相应地减轻了一些伤感的让人觉得很沉重的情节,以使看的人不会对生活失去希望。故事选择了40、50、60三个年代作为故事发生的
时代背景,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抗战、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40年代,主人公徐富贵赌博输掉了祖业,从地主家的阔少爷沦落为了一个佃户,气死了父亲,随后被抓去当壮丁打仗;50年代,富贵一家经历了大跃进,生活艰苦,但是却在挤牙缝一般的日子中存活了下来,富贵的儿子有庆因意外事故夭折,可谓白发人送黑发人,其痛可知;60年代,文化大革命悄然而至,在动乱中人们的生活生命毫无保障可言,富贵的战友春生被批斗致死,女儿凤霞在生孩子时因大出血也惨死了。电影中故事到此便谢幕了,结尾是富贵夫妇和女婿外孙一起活了下来。之所以说电影的改编减轻了悲伤的情节,是因为原著中,结尾只剩下富贵一个人活着,带着一头他梦寐以求的老牛。他的妻子、女婿、外孙都相继先他而去。面对这样的影片,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伤感,又怎能不让人震撼。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姑且不去说,人只有先活着,才能去实现所谓的生命的意义。富贵的母亲他只要活着高兴,穷也不怕。少爷时代的他只知玩乐,生活颓废。穷了以后,他反倒找到了家庭的快乐,妻儿的幸福。赌博时他没想过回家,当被抓去打仗,每天踩在死人尸体上,不知道能否活着归家时,他又是如此地想家,想着家中的妻儿老母。在那种孤独绝望的时刻,人才会如此深切地想着一定要活着,一定要活着回家去。
他们往后的日子很艰苦,生活拮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死。我看到当富贵和他的妻子为死去的一双子女号啕大哭时,教室里的部分女同学也禁不住地抽泣起来,这就是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对死者的惋惜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吧。电影完了,我心中想着的竟是要好好活着,莫名地想起了家中的亲人。每个人都要好好活着,因为身后都会有惦记他希望他活着的人。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家人负责,活着不只是自己的事,而是关系着很多人的感情和命运的事。
《活着》这部电影,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一个凄婉悲惨的命运。人们在自己的笑声中思考着生命这种东西,同时也在想着应该怎样活着。如同我,是无论如何不想过与片中人一样的生活,但是我却赞赏富贵面对打击面对挫折的勇气以及他在生活中勇于改过的精神。富贵的贤惠妻子或许在他人眼里有点儿傻,但是她的坚强却是我们都应该具备的。活着有很多的意义,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我们不必去苛求他人与自己趋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好好活着,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去追寻自己活着的意义。
永远不抛弃,不放弃,珍视生命,创造价值。
4、电影《活着》
从战争到文革,我们的祖辈可以说是从悲剧中来又回归到悲剧中去,文革中的悲剧确实任何人都无法一笔带过,即便是我们的父辈在经过如此多年之后,也无法摆脱文革噩梦,乃至并未经历过文革的我们这一代,都禁不住为文革时的凄凉而战栗。
相对于战争而言,战争尚有明确的目标,尚有持久的希望,然而对于文革,我们只能盲从,我们只能相信,而不能否定,不能怀疑,更不能议论,它带给人们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它比战争更恐怖,更让人无法想象。
众多的思想囚笼,冤假错案,文革式“文字狱”,都让我们祖祖辈辈不堪回首??影片中主要是描述一个文革中的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生活经历,说它是普通的,是因为基本上那一代人或多或少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当时生活的写照,但是当这个所谓的“普通”拉到现代的这么一个语境当中,那它就不再普通了,我所说的不普通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福贵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恒久韧力。从一个富家子弟到一贫如洗,从高瓦大屋到无家可归,从大家庭到妻离子散,从平淡生活到残酷战争,经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后,他仍能对曾害死自己儿子的朋友春生说:不想活也得活,咱俩可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着不容易啊。在这么艰难的生活中,福贵仍能懂得生命的可贵,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他仍能对生命有所期待,而在我们这一代,在如此发达的社会中,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我们有理由轻
生吗?我们有理由诅咒我们的命运吗?福贵确实不普通,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不懂生活的人群眼中。
第二点不普通的是那个时代人的淳朴,宽容,博大。其实那时候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希望生活会越来越好。正因为这简单的信念,他们在那个近乎荒唐的岁月,仍能保持内心的那一份纯真。他们并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并不是孤独地在这世间挣扎求存,于是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身边的人那里获得生存的意志与动力,没有轻易地被外在的一时的荒唐与残酷所击倒。这一点,影片中在家珍对春生的态度改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儿子的死,家珍一直恨春生,然而在春生想寻死的时候,家珍放下仇恨,对春生说:‘你记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你要好好活着。
这种宽容与博大,我想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实属鲜见吧。然而却在文革年代,仍能保持着这一份品格,这让我对现代社会发出根本的疑问,难道道德水准下降,价值缺失,以及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泥沙俱下的各种思潮,都是社会发达的过错吗?这是否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做出反思,并对精神生活多下功夫呢。
当然我并不是否认现代生活的幸福与富足,我也相信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正如福贵在影片最后时所说的话一样:“牛之后,我们的生活就越来越美好”。
5、
关于影评
活着的剧情简介 · · · · · ·
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
富少福贵(葛优)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巩俐)屡劝无果后带着女儿凤霞离开了他,当夜,福贵输光所有家产气死父亲,被迫靠变卖母亲首饰租间破屋过活。一年后,家珍手拉凤霞怀抱刚出世的儿子有庆回到家中,福贵痛改前非,开始靠演皮影戏过起安份守己的日子。但好景不常,内战时期,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劳工,一番辗转终回到家乡与一家人团圆后,凤霞因病变成哑巴,而在后来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他虽获某些小福,逆境却也一直与他如影相随。
1、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中国大陆十大禁片”的帖子,每部片子被禁的理由都写得有鼻子有眼,有些理由大抵是站得住脚的,有些则不然,比如说《活着》是“诋毁社会主义法制,诋毁政党执政能力”,这不是瞎掰么?都什么年代了,封杀一部电影还犯得着如此上纲上线?我向来很不喜欢网上一些写手自己罗列个十大八大十六大,然后冠上个很惊世骇俗的标题,好像这X大如何如何的权威,不过是唬人罢了。
最近一直在对比着认真观摩陈、张两位大导演的早期作品,比如看一部《黄土地》,就接一部《红高粱》。这不,看了《活着》,顺带着拿出《霸王别姬》来复习了一遍,本来是想把《蓝风筝》也一起复习下的,实在是当初看《蓝风筝》留下来的那股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一阵一阵的袭来,不忍再看。看完《活着》,我就冒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禁它?这样的疑问在初次看另两部作品的时候,不曾有过。
关于它为什么被禁,原因众说纷纭,在没有内部人士站出来解密之前,我们也只能猜测。而我比较倾向于这么一种说法,即片方的不积极报审所致。也就是说,由于本片的投资主要来自海外,片方并没有打算靠大陆市场来收回投资,更何况当时大陆对海外投资的票房收入卡得很死,所以就干脆来个鱼死网破,讨个被禁的响头来刺激海外市场,同时还对影片的评
奖起到某种作用。导演和投资方,一个得名,一个得利,如此岂不两全?
这么一说,似乎颇有点“小人之心”的味道,但分析一下,却不无道理。就在前一年,张大导演的同学陈大导演可是在国外摘回了分量极重的一片金叶子啊!而《活着》与《霸王别姬》,相似之处还真不少:比如都是导演首部以海外投资为主的大制作,演员都有巩俐和葛优,配乐和指挥也是一班人马,都用了一种传统艺术作为载体,都有一个人给打成了反革命,故事的时代背景也是几多重合??张同学拍这片子的动机和意图里,多多少少有一些竞争的成分,哪怕没人跟他竞争,他也得跟自己较劲啊,出道都十年了,是该有部代表作了!我没看过据说比电影好得多的原著,就单说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没觉得它把“活着”的含义给说透了,虽然台词中不止一次的道出了什么是“活着”。这片子我看得还比较轻松,特别是二喜那段,挺乐呵的,有点《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感觉,结尾那个长镜头更是温情地不得了。按说本片最抓人的地方应该是两个孩子的死,但至少我没有被打动,两个孩子的死都非常戏剧化,戏剧化的处理是应该的,只是我觉得导演没处理好。第一个孩子死在头上的时候,突然春生出现了,悲转为了愤而后是怒;第二个孩子死在头上的时候,一个王教授在那里好不麻烦,让人不知是该喜还是悲,只能感慨起“乐极生悲”来。
而这两个孩子的死,都是直接死于突发事件,间接死于时代环境。也就是说,本片的悲剧首先是个人悲剧,其次才是社会悲剧。这是与《霸》和《蓝》最大的不同,前者突出的是社会悲剧,后者则是个人与社会并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觉得,在意识形态上它并没有达到被禁的底线,更不用说逾越了。当年反思文革的《芙蓉镇》,同样是在讲一个“活下去”的故事,不就顺顺当当的公映了么?
《活着》和拿刚捧回小金人的《窃听风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片中没有反面角色(《窃》顶多就那个国安局高官算反派),本来我是很惯性思维的,先后估计了好几个人会成为“坏人”(就像《霸王别姬》里的小四)的:将来长大的有庆,当上干部的春生、和和气气的镇长或者精明能干的二喜。结果都没有,相反这些人还都是“好人”。另外,它讲了集体食堂,但没说食堂的不合理;它讲了土法炼钢,但没说那钢不能用(就像《窃》没有把东德说得一无是处)。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去直接揭露什么人性的恶和制度的恶,从这一点上,也遭不来封杀之祸。
我也绝不是说反思历史就一定要着力刻画意识形态问题,其实我倒觉得《活着》这种淡化意识形态的方式挺好,只是导演没有做到位。《窃》也同样淡化了意识形态,做得就样样到位。换句话说,把它虚构成某个别的国家或者移植到某个专制国家,这个故事也同样可以发生;完全的撇开意识形态,就把它看成是一个人追求自由和心灵救赎的故事,其水准也不打折扣。理性的德国人甚至还在最后借那位曾经的部长的口来发问,现在的联邦德国就是我们想要的自由国家吗?在批判专制的同时还不忘质疑现状。
而从整体上,《活着》要是完全的撇开意识形态,这故事基本上就很弱了;可要是说它如何如何的批判了大跃进和文革呢?力度显然又不如《霸》和《蓝》。就这么不尴不尬的被夹在了中间。最主要的问题,我觉得是导演对本片节奏把握和戏剧张力失衡,各个时期的时间分配和故事衔接不是很好,有些情节跳跃比较突兀,有些又显得拖沓。而且片子花了那么多篇幅讲春生欠一条人命,结果却不了了之,对春生的后来一点交待都没有。还有片尾突然提到镇长被打倒,也没了下文。这两个安排是最让我不满意的了,人家王教授好歹最后还提到了他不再吃馒头的情况呢。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活着》称得上是张导的代表作,我也觉得它还不错。但看了这么多他的作品之后,我还是不得不说,我觉得张导的代表作是《英雄》。真的,不是讽刺。撇去为秦始皇翻案这条黑线,我可是对它色彩的运用喜欢得不得了。说到底,张导就是个摄影,大摄影,中国头号摄影。这点我绝对服!试问《活着》代表了他的什么?风格?手法?思想?态度?我都没有看出来。三大导演在同一时期完成了反映同一时代的三部力作,遭到封杀的
篇三:活着观后感
一蓑烟雨任平生
——《活着》观后感
上小学时看过电视剧版《活着》,剧名叫《福贵》,直接以男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当时只觉得不管是背景还是人设都有一种浓厚的乡土气息,剧情伊始也是喜剧性的。但当时年纪小,并没有体会到这样的起名蕴含着巨大的悲怆色彩以及所体现出的富与贫,喜与悲的强烈反差。
我至今仍记得那一个纨绔子弟为所喜之人跳花鼓灯,也记得那白发苍苍的老者为所爱之人跳最后一出花鼓灯,如是我这样的年少不懂事,看到此处眼泪也哗哗流下来??
第二次接触《活着》是高中的语文课——电影版的《活着》。葛优和巩俐对其又是一次全新的演绎,平凡之中流露出真情。小说版至今还没有拜读过,因为不敢想象那太过凄凉的色彩:一位年迈老人,夕阳西下之时,牵上一头老牛,道不尽的世事沧桑??
我不想过多的评论政治形态,也不想过多的研究是什么样的社会造就了福贵一生的悲剧般的命运,我只想去赞扬贯穿整个小说中令人感动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主人公在历经沧桑之后对人生的超脱感悟。
时代造就故事,福贵的一生即是中国几十年的缩影,地主的儿子,嗜赌如命,家道中落,参加战争,经历文革??
不平凡的时代造就不平凡的人生,或悲苦,或欢愉,就像老舍的《茶馆》,也是说不尽的小人物的小故事,但这小故事其实也不小,这小人物其实也不小,因为社会中的大部分都是如此的小人物,所以这种小故事其实代表着整个时代的常态,即这些故事造就了这个时代。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苦难都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苦难造就了传奇,或是刺痛人心。我听过很多故事,关于那个时代,道不尽的心酸艰难,却让你对他们心生敬佩,这是那个时代造就的一类人,哪怕一生悲苦,他们仍然坚定的要活着。
我想主人公福贵的不平凡在于他人性的闪光点。虽为富家纨绔子弟,嗜赌如命,却能因为所爱之人洗心革面、浪子回头,这是不同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我一直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若走上歧途,是很难再走上正轨的,但福贵,他为爱走上正途,他爱家珍,花鼓灯就是他们爱情最淳朴的见证,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一颗诚挚的赤子之心。
还有一点,关于友情。福贵和春生在演皮影戏时相识,在当俘虏时相约。但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小说的设定也是这样具有戏剧性,但这戏剧性不是喜剧性,它是一种悲剧性。福贵的儿子因春生而死,这是对福贵精神的双重折磨——友情之于亲情。命运之手并不会就此收手,家珍离去,凤霞离去,二喜离去??这是一个怎样悲苦的命运,风雨肆意拍打这摇摇欲坠的坎坷的人生。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动它的,村里人也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很心酸,却透露出对人生的一种顿悟感。福贵的一生,是不断失去的一生,从财富,到友人,到亲人,而他也是收获的一生,生命,友情,爱情,亲情。如果一个人他不愿死去,他愿意活着,那么他一定是有未完成的心愿,有他值得牵挂的人,这并不是对生命的贪恋,而是对爱的贪恋。好好的活着,何尝不是所爱之人对他的期盼呢?但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一个个逝去,而你却活着,孤独的活着。
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冯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尽管你造就不了伟大,你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在经历苦难、克服苦难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坚定的活着的信念,就是对所爱之人对自己期盼的一种完成,实现所爱之人的愿望,这就是一种伟大。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物质精神极大丰富,精神极度空虚的时代,这已是老生常谈,但谁说不是如此,我们过着富足的日子,却有着一个“清贫”的灵魂,而以福贵为代表的那一类人,虽生活清贫但精神富足。我常常看到有大学生轻生的新闻,或因压力,或因感情问题,我其实不很能理解,一个人的抗压能力竟能如此之差,而且这些人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自己撒手人寰,有没有想过对亲人、对朋友造成何种伤害。生命诚可贵,就算不看重这个上天赋予你的生的权利,至少要考虑到你爱的人、爱你的人。我并不同意人只为自己活这个观点,我觉得人在很大一部分上是为他人活,这就是亲情、友情、爱情的力量,是一种期盼,是活下去的动力。就像福贵,在亲人一个个逝去的时候,他有照顾还和他在一起的亲人的责任,而当亲人全部离他而去之时,他的责任就是自己好好的活下去。就如福贵所说,有时候心里痛苦,有时候又很踏实,他不用再担心家人没人照顾,他也不担心自己死后无人下葬,听起来很凄然,但他其实已经超脱,已经释然。在经历大苦大难之后得到大彻大悟,虽物质欠缺,却精神富足。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在如此好的外部条件之下,怎么可以不珍惜好好的生活的机会,在经历挫折之后,又怎能自暴自弃呢,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以福贵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坚韧与豁达,我们要好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